2012-12-12 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
【前言】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市场情况不太理想,然而,原料药的市场份额却有所扩大,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近几年,原料药生产中心已经向亚洲转移。作为原料药出口大国,中国在美国、欧洲、巴西和印度均面临着不同的市场形势。目前,我国和印度已经成为了世界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贡献者,两国医药领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近来,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国内医药原料药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招标采购中竞相压价也给行业带来影响。我国医药进出口总体保持稳定,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进口有所提速,在目前全球经济大环境和国内医药产业格局下,尽管情势不容乐观,但相对其他行业已较为不错。
据悉,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几乎被供应给仿制药市场的原料药和供应给品牌药(包括原研药)市场的原料药平分秋色。2010年,在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上,用于仿制药的原料药约占48。7%(约190亿美元),而用于品牌药的原料药占余下的51。3%(约200亿美元)。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形势已经较为明显,在国家鼓励创新、节能减排和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机制下,行业将在扩张和洗牌中形成新的格局,尤其是新版GMP换证将整体提升医药行业质量和价值。
专家预计,未来5年中,用于仿制药和品牌药的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预计将以5。1%的平均速度增长,从2010年的390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500亿美元。不过,对用于仿制药的原料药的需求将大于面向品牌药的原料药的增速。预计用于仿制药的商品原料药市场将以7。3%的年增长率发展,到2015年的市场规模达到270亿美元。
由此可见,我国的原料药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空间,今后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